闽南网7月28日讯(闽南网记者 陈玉玲 肖晓锦 通讯员 吕凌锋 文/图)28日,由泉州市文明广电和旅游局、泉州市文物维护中心、泉州市台湾同胞联谊会联合主办,泉州市博物馆承办的第八届两岸大学生闽南文明体会营开营。来自两岸及澳门区域22所高校的师生团聚泉州,他们将环绕“中国传统木结构营建技艺”“聚落文明和传统修建”的主题,一起讨论泉州、福州的传统聚落的维护与更新。
本次闽南文明体会营以“学术探求+实地看望+立异实践”为结构,深层次地交融泉州申遗成果与闽南文明生态维护区特征资源,集聚华东理工大学、北京修建大学、福州大学、厦门大学、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赣南师范大学、贵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闽江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山东大学、山东修建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工艺美术学院、三明学院、西安修建科技大学、台湾华梵大学、台湾铭传大学、台湾中原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以及澳门理工大学等师生代表。
活动期间,高校师生将走进泉州安海镇瑶前村、石狮华山村等传统聚落,实地感触闽南修建“山海共生”的才智,随后前往福州看望上下杭历史布景和文明街区、闽派工艺美术开展中心,体会民间传统文明在今世的活态传承,并倾听两岸专家学者的学术讲座。值得一提的是,两岸学子还将组队完结木构作物著作规划,以芳华创意为陈旧技艺注入新的生机。
“台湾与福建之间有着深沉的历史渊源与文明联合,尤其是在言语、风俗、修建、宗教信仰等方面,都能够正常的看到闽南文明的深远影响。”台湾华梵大学的学生彭咏聪说,本次体会营的组织很丰厚,等待能从不同层面知道闽南文明的内在。在后续的协作规划环节,不同校园、不同布景的同学们还将协作完结著作,信任会是一段很有应战,也很风趣的阅历。
据悉,两岸大学生闽南文明体会营自2015年发动以来,遭到两岸高校、社会人士的广泛重视。作为接连举行八届的品牌活动,其已成为闽南文明生态维护区建设中的重要沟通载体,累计招引两岸近百所高校的继续重视与活跃做出呼应,招引逾千名师生深度参加,成功搭建起两岸青年集体“以文促融、以情促通”的示范性文明沟通机制。
发掘泉州的村庄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年代回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