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上海环交所会同有关部门举行“公益诉讼+碳交易”创新机制研讨会暨典型案例发布仪式,系统总结并发布了通过认购碳汇、减排量等市场化手段支持民事公益诉讼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替代性修复的创新实践。
2月11日上午,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在上海市虹口区联合举办“公益诉讼+碳交易”创新机制研讨会暨典型案例发布仪式,
系统总结并发布了通过认购碳汇、减排量等市场化手段支持民事公益诉讼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替代性修复的创新实践
。这一创新机制的有益探索,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提供了市场化解决方案,为实现“双碳”目标注入新动能,也加强完善了生态环境治理的司法保障体系,为实现司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推动全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上海经验”。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许祥云,虹口区委副书记、区长吕鸣,上海交易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管小军,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潘波出席活动并共同发布“公益诉讼+碳交易”典型案例。来自学界和业界的专家学者近30人围绕该机制的理论价值与创新实践展开深入研讨。
许祥云在讲话时表示,上海检察系统坚决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习法治思想,基于精准规范、公益普惠、创新多元的原则,围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替代性修复积极衔接碳交易,在检察公益诉讼中倡导能用尽用,成为助力“双碳”事业发展的创新抓手之一。他对上海生态环境部门、上海交易集团的支持表示感谢,对上海环交所的工作表示肯定。
吕鸣在致辞时表示,虹口区作为上海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重要功能承载区,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城市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致力打造绿色低碳示范高地。“公益诉讼+碳交易”创新案例在虹口的发布,为下一阶段虹口积极探索绿色金融理财产品和服务创新指明了方向,将有利于虹口在绿色功能性机构发挥引领作用、绿色金融理财产品不断丰富、绿色金融政策体系逐渐完备等方面取得成效。
管小军在致辞时表示,上海交易集团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要素、全资源市场化配置交易集团,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支持低碳经济和绿色金融发展。上海交易集团愿以本次活动为契机,逐步加强与各方的沟通合作,支持上海环交所与各有关部门共同探索“公益诉讼+碳交易”创新机制,为推动碳市场健康发展、实现国家“双碳”目标贡献更多力量。
潘波表示,上海在碳交易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正在朝着习要求的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迈进。针对“公益诉讼+碳交易”的创新实践,他予以高度肯定,希望加强工作衔接、平台建设、经验推广,支持上海环交所围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开展绿色产权交易创新。
近年来,上海环交所深入贯彻落实习生态文明思想、习法治思想,在上海交易集团的指导下,与本市检察机关、生态环境部门积极探索“公益诉讼+碳交易”创新机制,依法规范引导环境侵权者通过碳交易机制购买碳汇、减排量来承担生态环境损害侵权责任,切实将“环境有价,损害担责”落实到具体的碳减排场景、项目上来。自2022年11月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检察院与上海环交所共同开展首例购碳替代生态修复案件以来,先后完成“公益诉讼+碳交易”案件近20件,完成购碳5297吨,生态环境修复效果显著。
下一步,上海环交所将在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持续完善“公益诉讼+碳交易”创新机制的制度设计和实施路径,不断深化理论研究,拓宽机制的应用深度与广度,着力构建生态环境修复与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协同治理体系,探索在不一样的生态环境损害案件中更加科学充分地运用该机制,进一步提升其适配度和有效性,探索将该机制拓展至别的环境权益场景,拓展“公益诉讼+环境交易”的创新领域。
原标题:子公司动态上海环交所会同有关部门探索“公益诉讼+碳交易”创新机制
下一篇:7297万!菲达环保预中标浙能嘉兴电厂四期扩建项目10号机组低低温电除尘采购
长三角区域区域标准《固定污染源二氧化碳排放自动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
《四川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全部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没有经过本网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犯权利的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别的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照法律来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方式;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