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建筑大师的家林克明旧居陈列馆揭幕

2024-05-01 11:18:48 来源:欧宝账号

  6月20日上午,林克明旧居陈列馆揭幕仪式在越秀北路394号举办。作为一代建筑大师,林克明参建或设计了中山纪念堂、广州市府合署、广东科学馆、广州体育馆、广州火车站等百余项作品。他给自己设计的家是啥样子?历史幸运地保留了下来,这座历经88年风雨的建筑终于向世人揭开了面纱。

  林克明生于1900年,是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华南建筑学科创始人和广东现代建筑的开拓者。林克明于1920-1926年间留学法国里昂中法大学,学成归国后,参建或设计了中山纪念堂、广州市府合署、广东科学馆、广州体育馆、广州火车站等百余项优秀建筑作品,为广州城市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他引进国际建筑新思想,立足岭南本土实际,于1932年与一众建筑先贤创办勷勤大学建筑系(今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前身),为华南建筑学科发展按下了启动键。林克明于1933年创办《新建筑》,1981年指导创办《南方建筑》杂志,为岭南建筑学科发展和繁荣广州城乡建设提供理论的沃土。

  “林克明先生为中国现代建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林克明旧居造型简洁雅致,巧妙地利用地形高差,设计手法和建筑形式在当时独树一帜,是岭南乃至中国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重要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测考察设计大师何镜堂在致辞中表示,现在将旧居修缮作为展示岭南建筑文化的一个窗口和交流空间,对于传承和弘扬优秀岭南文化具备极其重大的意义。

  据介绍,越秀北路394号这栋历经风雨的小楼,正是88年前,由林克明自行设计建造的自宅。它是广州市现存的早期现代主义建筑重要代表,更是岭南建筑大师们留存下来为数不多的自宅,具备极其重大的艺术、人文、历史价值,是林老留给广州的宝贵文化财富。

  走进建筑大师的家,发现时至今日,这个房子依然舒适可亲,没有过时。房子依坡而建,从越秀北路进入,看到的是二层小楼;进去后才能知晓,原来还有负一层,负一层走下去还有防空洞。当时,林克明在一层停放着自己的小轿车,二层同等位置,是他本人的卧室。

  走进自己曾经的家,今年88岁的林沛民心情很复杂。这位老人是林克明的三儿子,他说,这里跟印象中差不多。他找到了自己曾经的房间,位于一楼,面积目测不超过10平方米:“我3岁前都住在这里,只面摆了一张床,没书桌的。”

  左1至左8为林克明的家人,其中左7为林克明的三子林沛民,左8为林克明的二儿媳梁国珍

  全国工程勘测考察设计大师陈雄担任了修缮项目的负责人,他也是林克明第一届研究生。谈及恩师,陈雄笑了起来:“老师当时买了两块地,自己去设计建造房子。那时候,这里位置是比较偏僻的。但他说这里治安很好,又安静。他另外一个宅子是现在的简练版,我们当时就在那个房子上课。”“它属于名人故居,而且本体非常好,翻新后依然很精美。很幸运我们有这么一个载体,希望它能成为历史背景和文化的名片。”

  据悉,项目修缮设计由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完成。林克明旧居陈列馆以新模式、高标准打造历史建筑活化设计典范,修缮设计团队创新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和科技助力遗产保护工作,地质勘查阶段融合考古学文化层特征研究证实了旧居建筑位于广州明清时期城基斜坡上。史料记载的防空洞和具有现代主义住宅典型特征的底层支柱都在施工中找到,并进行了修缮复原。

  值得注意的是,建筑外墙的颜色是灰色的,而不是市民印象中的米黄色。据修缮实施工程单位负责的人介绍,根据经验,建筑立面的涂料一般是每10年左右换一次,因此,起初就判断米黄色应该是后期覆盖的,不是建筑建成初期的色彩。当边冲水边用刷擦清洗立面表层时,米黄色的外墙漆很快就溶解剥落,露出下面的绿色乳胶漆,然后再用洗衣擦清洗,就露出最底层的灰色。这一结果受到了林沛民的肯定:“就是这一个颜色,一样”。

  此外,策展团队以林克明生平事迹结合中法大学、华南建筑教育和广州城市建设分人物、求学、教育、实践四个篇章讲述林克明白寿光阴,“建筑之光”口述历史纪录片访谈了多位林老的同事、学生、家人、研究学者,旨在以多途径、多方式展示、传承发扬林克明人生价值,提高公众建筑素养,充实广州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故事集,以致敬传统启迪未来,繁荣岭南建筑创新创作。

  陈列馆会向大众开放吗?“我们本来计划在负一层建一个多功能的房间,用来举办展览、沙龙或接待,但由于时间关系、审批问题以及周边居民意见等因素,还在努力中,希望让它的用途更广泛。”陈雄说。

  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越秀区人民政府、法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及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南设计中心、广州市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广州继元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广州珠江住房租赁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广东南粤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代表及林克明先生的后人参加了仪式。

  仪式上,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王宏伟强调,要加强学习交流,注重经验总结,形成历史建筑保护与创新发展的“广州模式”。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宪川代表公司分享了旧居修缮及活化工作具体开展情况。